八上高原的“孔雀蓝”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孙海君(右二)在工程现场进行设备验收。 李江华摄 伸手可摘的白云,清澈湛蓝的天空,漫步山间的牛羊,是初到西藏的人们对这里留下的浪漫印象。 在孙海君眼里,西藏还有一种印象
孙海君(右二)在工程现场进行设备验收。 李江华摄
伸手可摘的白云,清澈湛蓝的天空,漫步山间的牛羊,是初到西藏的人们对这里留下的浪漫印象。
在孙海君眼里,西藏还有一种印象:稀薄的氧气含量,灼人的强紫外线,极大的昼夜温差,多变的天气状况,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孙海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作为全军首批纳编定岗的文职人员,她从事国防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已有多年,先后8次与项目组成员挺进高原执行科研设计任务。
一组数据印证着她的艰辛足迹:从海拔3000多米高的项目地到海拔近4000米的点位,累计步行超过280公里,其间3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现场作技术指导;负责和参与的5个项目并行展开,其中仅一个项目就正式出图100余张,过程图纸积累达上千张……
“虽然身上不穿军装,同样也是军中之星;虽然手中不拿钢枪,也是那无畏的士兵……”在攀登科研设计高峰的队伍里,“孔雀蓝”的身影助力着“科研航母”踏浪前行。
今天,让我们走近她,聆听她的初心与使命、光荣与梦想!
不能割舍的家国情怀
“英雄的戍边战士们在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圣而美丽的土地,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努力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孙海君的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
时光回溯到2018年3月。初春的青藏高原,依然寒气逼人,这是她第一次上高原。
担心自己会出现高原反应,迈出飞机舱门那一刻,她有意识地放缓脚步。
“虽然前期做了很多‘功课',但真正踏上这片梦中的土地,感觉还是有种不一样的紧张和兴奋。”回忆起初上高原的体验,孙海君难掩内心激动。
工作场地距离机场2个小时车程,晚上9点多钟抵达。一天的劳顿让她困意早来,半睡半醒之间,等待她的却是头痛眼胀、心烦意乱、呼吸急促。辗转反侧中,她度过了高原第一夜……
第二天早早醒来,伴着第一缕阳光,孙海君和战友们开始了高原作业,逐个勘察前期选定的项目位置。
乘车途中是崎岖难行的盘山道,弯急路窄,一侧是峭壁、一侧是险沟,临近点位还有一段未修成的颠簸路,有些路段和隘口坡度非常大,汽车需要提前加速靠惯性才能通过。
“这可比坐过山车刺激!”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孙海君与同行的战友们打趣道。
平日里孙海君常喜欢说这样一句“军语”:不打无准备之仗。上高原前,她就绘成了规划选址图。这次,她把图背到了现场。
现场考察选址原因及规划方向后,项目组反复研究论证,提出几处选址点有缺陷,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建议重新选址。
傍晚时分,大家回到营地,顾不上吃晚饭,便再次展开推理论证。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讨论,终于达成共识。孙海君运用专业知识、经典案例,结合规划理念、环境保护等因素,给出了新的建议。
次日,天刚刚亮,孙海君一行再次进入海拔近4000米的大山。5个小时后,隐藏在树林里的一座山体被发现,大家如获至宝。
经过现地勘测、反复与建设单位协商探讨,新的选址点得到各方高度认可,孙海君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以前,总觉得‘家国情怀'这样的词语离自己很遥远。首次奔赴高原执行任务,才让我有了深深的体会。”孙海君感慨道。
3个月后,孙海君第二次上高原。这次,她的任务是参加由相关军兵种组织的设计方案评审会。经过精心筹备,作为工程负责人的她汇报立项设计方案。
一路北上又西行,辗转行驶近万里。从白山黑水到世界屋脊,从茫茫草原到雪域高原,变化的是经纬与海拔,不变的是激情与斗志。
评审还未正式开始,考验便扑面而来。到达藏区后,她出现了比第一次更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疼、胸闷、反胃、耳鸣,各种症状考验着她的意志。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要更高!”孙海君用高原精神勉励自己。面对专家们的提问,她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有条不紊地拉直了一个个问号。
评审结束后,孙海君徒步往返10余公里20余个点位,踏访3个相关单位,仔细查看现场情况,为深化设计方案储备第一手资料。她还主动向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请教数据变化、工艺流程等。一返回住处,就立即加班整理相关数据资料、绘制网格图表。
天公不作美。夜晚电闪雷鸣,驻地突然停电。她找来蜡烛,继续记录分析数据。部队领导过来看望,看到散落在茶几上厚厚的图纸和资料,以及记录着密密麻麻数据的笔记本,竖起大拇指说:“身为文职人员,这工作劲头、工作态度,很值得我们部队官兵学习!”
文章来源:《高原气象》 网址: http://www.gyqxzz.cn/zonghexinwen/2021/0730/872.html
上一篇:这支高原动车保障队不简单
下一篇:川西高原雨势渐起,甘孜6县市拉响黄色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