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中山筑路接力,送百万亩高原笋出山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昭通市区东北140公里,6月底的盐津县已经进入雨季,印度洋北上的暖湿环流与中国内陆南下的干燥气流在这里交汇,阴雨绵绵的天气让山路变得泥泞。走在竹林中的水泥便道上,柿子镇
昭通市区东北140公里,6月底的盐津县已经进入雨季,印度洋北上的暖湿环流与中国内陆南下的干燥气流在这里交汇,阴雨绵绵的天气让山路变得泥泞。走在竹林中的水泥便道上,柿子镇新生村村民龚昌银双脚不再粘泥,他不再担心2个月后的采笋受天气影响。就在一年前,这样的便利还是不可想象的。
由中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援建的盐津县柿子镇新生村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
这条长11千米、宽1.5米、厚0.1米的水泥路,就是去年年底刚刚建成的新生村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由2019年东西扶贫协作中山市财政援助资金全额投资建设。这条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过去日常管护难、采笋运输难的问题,还让村民采摘的鲜笋每公斤提高近1元的收益。截止目前,中山市已累计在盐津县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1711.75万元,规划建设了营林生产管公里,覆盖庙坝、柿子等4个乡镇的15万余亩笋山。
筑路送笋下山,是中山市在昭通市大关、盐津、永善、绥江4县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为了给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铺路,中山市利用扶贫援助资金打造冷链物流基地、引进竹产业深加工基地、统筹资源搭建销售渠道,用一场铺路搭桥的接力行动,带领当地群众将原来走不出“山卡拉”的优质山货远销外地,演绎了一场扶贫产品的“出山记”。
下山
水泥路通了!
从昭通市中心城区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山路,汽车到达盐津县柿子镇。再经过25公里的盘山公路,当海拔高度提升到了1500米,就到了新生村。6月的笋山雾气缭绕,5万亩的连片竹林郁郁葱葱。在新生村坪山一社的村头,一条狭窄的水泥路通向竹林深处。
村民走在新生村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上
“以前采笋只能靠人背马驮,一个人最多一趟能背100斤竹笋,从山上送到山下的收购点,至少要耗费一个多小时。”龚昌银说,大山里的竹笋有个俗称叫“见风长”,长得快,老得也快。新采的鲜笋,保质期最长不超过两天,否则很快就会因为纤维老化而变质,食用口感变差。因此,采笋要和时间赛跑,动作慢了,竹笋要么烂在地里,要么坏在路上。但采笋季节与雨季重合,泥泞的山路成了阻碍笋农的采笋的“拦路虎”。遇上竹笋采摘高峰期,村民为了赶时效,只能花钱雇人采笋、运笋,这无疑增加了竹笋的成本,笋农的收入难以保障。
要种好扶贫竹,必须先花钱修路。但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盐津来说,要对全县数十万亩笋用竹林开展营林道硬底化改造,谈何容易。
2018年6月,为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昭通工作的领导力量,中山市增派4名处级干部到昭通市大关、盐津、永善、绥江4县挂职,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文权履新盐津县委常委、副县长。如何有效解决全县37万亩竹林扶贫笋“下山难”,是陈文权需要面对的问题。
“好钢用在刀刃上!1.5米宽、0.1米厚,每公里建设资金只要15万元,这样的投入比很多市政道路施工成本低得多。既遵从了林地资源管理的相关规定,避免了大修大建侵损山林,又满足了笋农日常生产管理的需要。这样的路要修。”经过实地调研,陈文权决定推动盐津县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的建设。
2018年,盐津县整合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投入,陆续在庙坝、柿子、豆沙、普洱等乡镇启动了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建设。2019年5月开建,新生村的竹林里当年年底就通起了水泥路。
“竹笋下山的路终于通了!”龚昌银介绍,过去的泥泞山路变成了水泥路,摩托车开进了笋山,待到秋笋采摘时,过去的人背马驮将改成机械运输,摩托车一趟能运300到400斤新鲜竹笋,10多分钟就能到达收购点,运输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不仅省了人工,笋子在抢跑加速中也更好地保持了新鲜度,卖得出更好价钱。因为这条路的建成,过去的花在路上的运费,节省了下来。按照去年10吨的产量来计算,今年龚昌银家120亩竹林采收的竹笋,将至少比去年增收一万元。
一条条狭窄的水泥路,打通了竹笋下山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笋农日常管护、运输的大难题,也提高了竹林的产出率。
截至目前,盐津县已累计投入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1711.75万元,规划建设了营林生产管公里,覆盖柿子等4个乡镇15.2万亩笋山,带动了全县4000余户1.59万余人通过竹笋产业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00余户8000余人直接受益。
文章来源:《高原气象》 网址: http://www.gyqxzz.cn/zonghexinwen/2020/0926/412.html